人工塑石假山的整体布局要讲究结构完整,虚实相生,藏露结合,以小见大。
一、结构完整
主山(或主峰) 的位置虽然不一定要布置在假山区的中部地带,但却一定要在假山山系结构核心的位置上。主山位置也不宜在山系的正中,而应当偏于一侧,以避免山系平面布局呈现对称状态。
主山、主峰的高度及体量,一般应比第二山峰高,以充分突出主山、主峰的主体地位,做到主次分明。另外,山的形状、大小、高低必须有变化,高低错落,参差不齐;山腰线要流畅,左右要有变化,一边坡度陡,一边坡度缓,使山的造型形成一种动势;山脚要有回抱、曲折,线条要流利自如。
二、虚实相生
在假山艺术中,常用虚实对比的方法来突出假山的艺术境界。所谓艺术境界是指用园林假山所表现的假山真实景观(称为实境),来突出某种深远的意境(称为虚境)。叠山置石十分讲究内收而后突兀的形态,以山洞取“虚”得其深远,后突取“实”得其造险。假山艺术是由模仿真实的自然山体而逐渐发展开来。“虽有人造,宛自天开”是人造假山艺术的最高境界。因此,假山艺术是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相生,在“真中有假,以假乱真”中体现虚实相生的意境。
三、藏露结合
露中有藏、藏中有露,即园林假山要展现出一个景外有景、景中生情的动人画面,产生深远意境。假山的藏露,最关键的是峰峦要有立体布局,产生前后掩映,表现出“崇山峻岭”之感。另外,空白处理在园林假山造景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。明、清文人画家将山水画留出大量空白隐藏了大山大水,画面呈现一种空旷渺漠的境界,可谓“此处无声胜有声”。园林假山造景的空白处理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。两者在空间处理上都采用“藏露结合”的手法。空白在假山中所占空间的大小,对整个布局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四、以小见大
叠山置石,令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,得益于师法自然。叠山置石在造园中,山、石是营造景观不可缺少的载体。人们立足于山脚仰视高山,视线受到阻碍,只能看到眼前山体的局部。这时,虽不见整体景观却依然感受到雄伟壮丽,浮想联翩。假山布局正是利用这一特点,将假山置于一个较小的空间内,在塑造山体时不必塑造完全与真山相同的体积规模,只需塑造部分或微缩山体仿出真山的气质,使观赏者只能仰视而产生山外有山、意犹未尽的联想。这种以局部景观寓意整体景观的表现技法,充分体现了假山布局“以小见大”的艺术特点。